观察者网

乌克兰人怒了:奔赴前线参战?我还是“在沙发上保卫领土”吧

安东·尼尔曼乌克兰能源专家

将乌克兰士兵塑造成所向披靡的英雄,这种宣传攻势已经完全失效,普通民众现在的想法是:“你们是军人,哦,所以呢?那你就去战斗吧。”

[全文]

阅读 72569

评论 115

核战争到底该怎么打怎么赢,美国人从来没想明白

周德宇匹兹堡大学政治学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

美国人真正需要关心的不只是中国的核武器发展,而是要去理解中国的核武器理念,理解为什么中国要反复强调“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为什么有底气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全文]

阅读 81830

评论 60

为何学校明知会被惩处,也要让高中生周末补课?

左玮真写稿,写真稿

明知是顶风作案,但学校仍愿铤而走险;明知道“学习时长≠成绩”,却仍坚持着“学习时长战备竞赛”。

[全文]

阅读 58334

评论 178

不是“芬太尼关税换大豆”

林一五有一说一五一十

“你退一点,我退一点”的过程现在才开始,先处理容易处理的问题,难的问题留到后面。

[全文]

阅读 38333

评论 18

特朗普很快发现,自己是带着关税去打一场白刃战

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这场争端导致中国把稀土变成了武器,一个长期旋在我们头顶的大棒。如果仅暂停实施稀土出口管制一年,那将是中国绝妙的一招:既能保留对美国的谈判筹码,又不会引发令美国及其他国家全力以赴打破中国近乎垄断地位的危机。

[全文]

阅读 38603

评论 28

中美关系

釜山会晤的新提法,体现了构建中美关系的新思路

沈逸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相互成就和共同繁荣”这一点不是第一次提,但是明确表示“中国的发展振兴和特朗普总统所追求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目标并行不悖”,应该说构建了一种创新的思路和视角,以一种全新的话语和表达方式。

[全文]

阅读 282911

评论 52

美国对伊朗始终是敌对姿态,我们会一直抵抗下去

法兹里伊朗驻华大使

无论是一战、二战期间,还是推翻伊朗民主政府、推动两伊战争,乃至最近对伊朗境内的军事打击,美国一贯奉行对伊朗强硬施压的政策。

[全文]

评论 3

大使讲坛

“我坐上雅万高铁,才看懂东南亚‘有路无配套’的基建困局”

潘玥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研究员、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债务重组谈判的启动,恰恰体现了成熟。双方没有相互指责、推卸责任,而是坦诚面对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这种建设性姿态比任何华丽的宣言都更有价值。

[全文]

阅读 93436

评论 57

为什么中国一直在赢得贸易战?

克里斯·米勒美国企业研究所非常驻高级研究员、《芯片战争》作者

尽管特朗普政府曾希望让中国“依赖”美国技术,但西方的反应已经远远滞后。

[全文]

阅读 46874

评论 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当中国学者热衷于在海外期刊发文时,我们要警惕什么?

双立人舆情观察员

这场看似毫无波澜的学术活动,实则是认知世界的“思想地震”,毫无硝烟,但足以重塑地形。顶尖高校学子的性格就如此被涵化养成,他们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是建设者,还是掘墓人?

[全文]

阅读 83972

评论 148

中美“小而稳”的进步,胜过特朗普“大交易”的虚幻承诺

威廉·赫斯特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学院中国发展方向教授

彼得·特鲁鲍维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教授、费兰美国中心主任

在当前这种形势下,美国政策制定者应当把焦点放在更加可管控、更关键的目标上,比如降低在南海及其他热点地区爆发意外战争的风险。哪怕双方只是从战争边缘小小地后退一步,也将是极具意义的“大事”。

[全文]

阅读 59363

评论 5

中美关系

美欧文化战争一触即发, 欧洲该醒醒了

帕维尔·泽尔卡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首席民意分析师

特朗普的追随者协助他将欧盟主流政党塑造成文明层面的敌人。其目标很可能是打造一个“心甘情愿的附庸”:一个过于弱小且依赖他人、无法自主行动的欧洲。

[全文]

阅读 29643

评论 15

欧洲乱局

“中国是唯一选择”,德国该正视这一点了

安东·尼尔曼乌克兰能源专家

德国不敢承认事实并去勇敢地去解决问题。他们也许认为,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认为自己只要挥一挥手,中国就会解除对荷兰(欧盟)的反制措施,但他们想错了。

[全文]

阅读 165620

评论 36

特朗普要把航母电弹改回蒸汽弹射,随口说说还是来真的?

白玉京航空航天评论员

美国海军不妨将“福特”号改名为“特朗普”号,舷号从CVN-78改为CVN-47,必有起死回生之奇效,电磁弹射和武器升降机啥也不用改,美国海军赢麻了,特朗普也赢麻了,皆大欢喜。

[全文]

阅读 74884

评论 63

为什么全球网民都在声讨赖清德?

雷希颖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理事长

当他们看到台湾当局对待AIPAC的态度和行为后,不少原本支持台湾地区或者对台海问题无感的海外民众,毫不犹豫的成为了中国大陆加速统一台湾的支持者。

[全文]

阅读 98072

评论 23

夹在老妈和老婆之间,怎么平衡?

陈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许多老漂家庭都是这样,男性处在妈妈和妻子之间,受了许多夹板气。

[全文]

阅读 29827

评论 47

“媚美”外交远超安倍,日本加速滑向险境

蒋旭栋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助理研究员

在安保问题上,高市政权是会“踩刹车”还是“踏油门”?相信这次“川苗会”已经让这个问题进一步清晰了。

[全文]

阅读 93003

评论 63

想逆转西方过去500年的霸权,要避免掉入一个陷阱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问题专家

西方如今很多价值观确实好,我们也要学,但这里面有个逻辑陷阱:这些东西都是工业化以后才有的,它们是结果,不是原因;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工业化,没有工业化就光试图追逐“结果”,那永远发展不起来。

[全文]

阅读 179907

评论 182

土耳其军工体系,“五常之下我最强”?

尤金少将无存在感游戏顾问,历史研究者

尽管土耳其一直在塑造一个“五常之下我最强”的人设,但其自始至终的实力其实一直只维持在一个中等国家的水平。而一旦人们将目光聚焦于土耳其军工背后的大人物,就会注意到在土耳其光鲜亮丽的军火产业收入背后,有多么藏污纳垢。

[全文]

阅读 95552

评论 58

一只“手”背后的人形机器人革命

心智观察所以心智观察新质

人形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科幻走入现实。而目前,一个看似基础却极为关键的问题,正成为技术突破的最大瓶颈——那就是“手”,这也正是全球机器人学界与产业界共同面临的“终极挑战”。

[全文]

阅读 35815

评论 8

心智观察所

支持“渐进式统一”,会成为未来美国对台政策的基线吗?

晨枫自由撰稿人

台海问题没有国际化的空间,不存在中美订立台海“接触规则”的问题。兰德的提议是要避免美国的“战略尴尬”,与其说提议支持“渐进式统一”,不如说是为“体面退出”出谋献策。

[全文]

阅读 82736

评论 85

台湾

中美关系

不是所有行业都宜优先考虑年轻人,比如养老护工

黄丽芬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政策界和学界似乎都存在一个认知定势,即认为养老护工专业化等同于年轻化、数据化、科学化和持证化。这种认知定势延伸至养老护工选拔时,演变成对中老年护工的隐形排斥,部分大型养老机构甚至将高比例的年轻持证护工作为宣传点。

[全文]

阅读 21591

评论 29

透过意识形态滤镜看中国的五年规划,他们都错了!

摩根观察者网编辑(英国籍)

许多西方评论者将中国的五年规划视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而非发展的战略。要准确理解这项规划,必须透过中国自身的经验视角:即改革、试验,以及对“成果胜于空谈”的信念。

[全文]

阅读 36437

评论 3

面对“川建国”,巴西的外交路线仍要回答一个问题

马可《真实巴西》地缘政治分析师、金砖国家民间理事会成员

特朗普的这一轮攻击,是否会帮助巴西人“建设国家”,甚至促进金砖集团的凝聚力?据说拿破仑曾说过:“不应该在你的敌人犯错误时打断他。”然而,巴西要重新走上一条“自信而积极”的外交道路,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全文]

评论 5

全球南方之声

消费者欢迎“一口价”,但司机的权益谁来维护?

苏奎广州交通与互联网研究专家

网约车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服务的主要成本由驾驶员承担,但价格则是由网约车平台企业制定,成本责任与定价权利出现了分离,平台请客驾驶员埋单,价格战引发的后果主要由最底层的驾驶员承担。

[全文]

阅读 46718

评论 94

· 网约车抽成真相是什么?清华大学实测结论来了

· 多地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提示,部分司机月净收入不足4000,你怎么看?

中美商业航天公司扎堆上市,孰优孰劣?

陈蓝独立撰稿人、航天爱好者

中美两国的商业航天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密集上市是一个重要标志。

[全文]

阅读 60166

评论 15

围绕郑智化事件,一些必要的澄清和不必要的撕裂

张仲麟民航工作者,民航业评论员

郑智化事件一再反转,甚至引发舆论的撕裂,不仅在于这件事情引发了一直以来大家对于民航等公共服务不愉快体验的共鸣,还因为郑智化的台湾人身份,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地域和身份争议。

[全文]

阅读 116476

评论 115

欧洲的这个认知不改,中欧关系很难好

武克·耶雷米奇塞尔维亚前外长,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

如果塞尔维亚加入欧盟,那就拥有否决欧盟决策的否决权,这正是他们不会让我们正式入欧的原因。只要俄乌战争尚未结束,欧洲就会持续存在一种“美国是救生员”的认知。这一认知在中美关系处于长期困难阶段的背景下,就会成为中欧关系的障碍。

[全文]

阅读 85761

评论 41

中国最优秀的学生,不再需要美国顶尖高校了?

心智观察所以心智观察新质

近期,一份涵盖21年数据的报告,揭示了全球科研领导地位发生的惊人转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大国之间的科研竞争格局可以将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

[全文]

阅读 160055

评论 51

心智观察所

蒙古国的“茶杯风暴”,会影响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吗?

文少卿国际政治观察员

无论蒙古政坛的“十月地震”多么剧烈,都难以撼动既定的地缘格局。只要“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经济逻辑依然成立,只要中俄在该地区的战略意志不减,乌兰巴托的风云变幻终将归于平静。

[全文]

阅读 125833

评论 106

等到“十五五”圆满收官时,中国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埃利亚斯·贾布尔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当第十五个五年计划圆满收官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有可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这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未曾预见的,但如今已愈发清晰地展现在所有渴望和平与进步的国家面前。

[全文]

阅读 38865

评论 7

外媒看中国

《沉默的荣耀》中的历史,为何一直“谣言驱逐真相”?

蓝博洲台湾作家,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人间出版社发行人

新潮观鱼文娱浪潮观察者

一直以来,让我感到痛心的是,大陆网络上对于这段历史的描述,甚至一些有名的历史学者,都不加核实地把谷正文编造的情节抄来抄去,甚至加油添醋。

[全文]

阅读 346622

评论 236

新潮观鱼

观察者头条

不再跟着西方屁股定义“卡脖子”,这样只会被动挨打

孙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战略管理系副教授

创新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算计出来的。实践发展到哪里,创新就可以发展到哪里,“有用的科学”就可以发展到哪里。所以“有用的科学”是有国界的,是被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严格定义并塑造出来的。

[全文]

阅读 97839

评论 29

观网财经-宏观

产经 价值研究院

解构“精神殖民”谎言,一场隐形的“上甘岭战役”已经打响

郑若麟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曾常驻巴黎二十余年

精神殖民最关键的武器就是媒体——通过媒体塑造一国对另一国的认知,正是精神殖民的战略核心。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面临一场严峻的“上甘岭战役”。

[全文]

阅读 83979

评论 76

毛泽东70年前的战略预见:“75年就是15个五年计划”赶上美国

谢茂松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国创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专业委会主任,浙江合丛产业创新研究院创始院长

“我们的目标是要赶上美国,并且要超过美国。美国只有一亿多人口,我国有六亿多人口,我们应该赶上美国。……究竟要几十年,看大家努力,至少50年吧,也许75年,75年就是15个五年计划。哪一天赶上美国,超过美国,我们才吐一口气。”

[全文]

阅读 230707

评论 207

中国立的Flag基本都实现了,别国却不能,为什么?

鄢一龙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五年规划不但是我国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成功打破了国际上的“计划失败论”、“计划过时论”,为人类探索21世纪更好的国家治理模式,树立了中国示范。

[全文]

阅读 90198

评论 38

东帝汶要想真正上桌吃饭,还得靠自己的本事

秦博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王悦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当东帝汶终于坐在东盟的会议桌前,它完成的不仅是一次身份转变,更是一个小国通过持久努力,在强邻环伺中为自己争取到一席之地的生动见证。

[全文]

阅读 44290

评论 11

马斯克点赞中国火箭,有何深意?

高天伟航空航天自媒体《航空物语》撰稿人

只有创新,才能立于不败。最关键的是,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全文]

阅读 126381

评论 34

产经 科创

花了快7亿,等了5年,船呢?!

科工力量讲述中国企业科技自强、科技向上的故事。各平台同名账号@科工力量

新西兰政府与韩国船企的“世纪订单”从雄心勃勃走向彻底烂尾,最终,项目在烧掉6.71亿后终止。此时的中国便成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全文]

阅读 117423

评论 23

中国的枪支管控是从什么时候严起来的?

军武次位面军事文化的推动者

这一切都要从一起重大案件说起,这就是40多年前震惊全国的“柴河沿”警匪枪战,由于枪战十分惨烈甚至差点动用坦克,事后被很多人称为“柴河沿战役”。

[全文]

阅读 144904

评论 116

“学习中国,而非惩罚它”,德媒这番自我批判有何隐喻?

扬之德国时政专栏作者

今日之德国外交表面上以“原则”为名,实则是一种“道德防御机制”,也就是在经济增长乏力、社会焦虑上升的背景下,政治精英需要一个外部“目标”来投射内在的无力感。中国恰恰成为了这种心理机制的理想对象。

[全文]

阅读 89474

评论 64

德意志

· 德外长取消访华,执政伙伴急了

· 德央行行长扬言:若报复中国是最后一招,那就干票大的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霸凌,东盟国家为何陆续妥协而非团结对抗?

赵卫华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让东盟完全按照美国意图行事也不可能,而且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也不会容忍美国左右东盟。东盟自己也明白,若成为美国工具,就难以和中国等其他大国相处。

[全文]

阅读 108262

评论 27

一周军评:不再游刃有余的帝国,搞起“金穹”来也是匆匆忙忙

王世纯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

如今的美国已经不再是那个能追求绝对军事优势的美国。美国在“金穹”系统上的选择并非是超级大国对军事霸权的绝对追求,反而是自身核武器发展受阻以及中国核武器发展现状下的某种被迫应对。

[全文]

阅读 69282

评论 52

一周军事观察

陆委会警告我,那我更要让所有人评评理台湾到底有没有光复!

苑举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未来,台湾否定自己的存在地位与价值,对大陆来说是极其恼火的。难道你听不懂大陆的话吗?搞不清楚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意思吗?我告诉你,你不是中国人,却占了中国的土地,那你就是天理不容!没有人会答应这样的事。

[全文]

阅读 139622

评论 123

为什么我真心主张很多联合国机构迁到中国来?

张维为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

武克·耶雷米奇塞尔维亚前外长,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

大家有一个共识,联合国需要改革,只不过每个国家,特别是像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大国,到底希望联合国往哪个方向改,答案是不一样的,而要形成这个共识非常难。多亏有了中国。中国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走出一条既在原来联合国框架下,又对联合国功能有很好补充的一条路。

[全文]

阅读 61862

评论 89

这就是中国

美智库提醒:翻译中国,小心“鹰派”翻译

文刀外宣微记:细读外媒,戏说中外,评天下可评之事

当下早已不是“官方译文一语定乾坤”的时代,“他译”力量正不断崛起,其翻译理念与立场也愈加多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中国话语的海外认知走向。

[全文]

阅读 61649

评论 51

台湾“再光复”是中国人民持久战的历史实践

王睿台湾时事观察者

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台湾还处在第一条路线落后的残余的历史阶段,这就是台湾再光复的理由。

[全文]

阅读 67478

评论 60

美利坚共产党能跟中国共产党学到什么?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

哈兹·阿尔丁美利坚共产党(ACP)执行主席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门科学的整体方法”方面作出了高度发达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对其进行了应用、调整与推进,它开创了一种新的革命性调整与改革路径,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可以在不采取敌对政治路线的前提下进行发展。

[全文]

阅读 71710

评论 98

美国一梦

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是统一进程里重要的政治与法律时刻

田飞龙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

由台湾光复所奠定的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历史界碑、法理共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将更加巩固和深化,两岸完全统一的政治与法律时刻将更加趋近和可期。

[全文]

阅读 36132

评论 3

他是黄继光,他从未离去……

左玮真写稿,写真稿

从黄继光牺牲至今,这个家族中已走出18名军人,而第19、第20位军人正在准备入伍。那棵梨树,曾经见证过奶奶邓芳芝立下的家规,见证过黄继恕带回来的那捧浸血的泥土,如今又见证着新一代人的承诺。

[全文]

阅读 67833

评论 69


姆巴佩夏季加盟皇马签字费1.5亿年薪1500万欧元达成协议
到底为什么有的NBA球员骨折休息几周就好了呢?